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示范县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清风苑
中心介绍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镇
>>
查看详情
山东省级索镇
2019-09-24 13:22:18
坚持科学发展 推动富民强镇
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幸福级索
山东省滕州市级索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
级索镇位于山东省滕州市西部,濒临微山湖畔,
辖
51
个行政村,
面积
79.8
平方公里,人口
9.2
万人。
境内建有级索、王晁、留庄、赵坡四座大中型煤矿,年产优质原煤
450
万吨。
近年来,级索镇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实施强镇兴村富民工程,统筹推进现代新型城镇、和谐社会建设,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011
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
51.8
亿元,同比
增长
20 %
;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2.73
亿元,同比
增长
36.5%
;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0701
元,同比
增长
15%
。
先后被评为全国千强镇、
全国城镇化建设示范镇、全国低碳经济建设示范镇、全国文明生态镇、中国最具影响力经济名镇、中国绿色生态旅游名镇
。
一、坚持以工业强镇为主导,着力培植壮大镇域经济实力
。近年来,级索镇大力实施“工业强镇、产业立镇”战略,坚持增量优化与存量提升并举,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镇域经济的规模实力不断发展壮大。
一是坚持增量优化,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
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大项目就是抓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把大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有针对性地开展以商招商、定产品和产业链招商。
近年来,先后引进实施过千万元重点项目
35
个,过亿元项目
11
个,投资
10
亿元的桑乐太阳能、投资
3.8
亿元的天润嘉禾模板、投资
1.6
亿元的耀国太阳能、投资
1.1
亿元的欧美克精细微粉等
8
个过亿元项目建成投产,总投资
7
亿元的泰通车业、投资
1.2
亿元的七彩阳光太阳能等项目加快建设。
二是坚持存量提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积极实施“双十”工程,每年培育
10
家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科技型成长企业,实施
10
个过千万元的企业技改项目,
加快造纸、纺织、建材、发电等传统产业整合、改造和提升。目前,全镇产值过亿元工业企业发展到
32
家,利税过
500
万元企业
15
家。
三是坚持集聚发展,加快推进太阳能产业基地建设
。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作为主攻方向,高起点编制了太阳能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了优惠扶持政策,大力引进发展太阳能光热、光伏项目,
拉长产业链条,推动产业
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目前,产业园建成
太阳能新能源企业
15
家,在建
投资过亿元项目
5
个,太阳能高硼硅玻璃管材年产量达到
10
万吨,成为江北最大的太阳能玻璃管材生产基地
。
先后被评为全国低碳经济建设示范园区、最具投资潜力园区、新能源产业聚集实验园区
。
二、
坚持以增收富民为核心,大力繁荣发展农村经济。
坚持把增收富民作为第一追求,充分
整合优势资源,
积极搭建增收平台,
着力构建
工业、农业两个“车间”,进一步加快了农民增收致富步伐。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向科技要产量、向品质要效益,加快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全国首席小麦专家余振文院士在级索设立了博士生科研教学基地,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粮食良种繁育等
6
个国家级现代农业项目先后在级索实施。
2009
年,小麦最高单产达
789.9
公斤
,打破了保持十年之久的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
被评为新
中国
60
年粮食生产百强镇。大力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优质良种种植面积发展到
2
万亩,年外销
良种
500
万公斤,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500
余万元。
二是放手发展村级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整合土地、融资、税费返还等政策措施,大力实施
全民创业工程,
积极
发展以促进农村妇女充分就业为主的“大嫂经济”,
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全镇村级企业发展到
57
家,
安排农村妇女就业
1
万余人,
人均年收入
9600
元,
基本实现了村村有项目、人人有工作、家家有增收。
三是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不断深化农村土地使用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快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镇累计流转土地面积
1.2
万亩
,建成
500
亩以上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20
处。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全镇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29
个,社员
2890
户,户均年增收
2000
元以上。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先后到级索镇调研土地流转、合作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通过构建“两个车间”,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实现了工业农业比翼齐飞、务工务农各得其所、个人集体均得利益的良好局面。
三、坚持以生态宜居为目标,大力推进现代新型镇建设。
围绕建设
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群众满意的现代新型城镇目标,级索镇坚持以镇带村、镇村互动、协调发展,大力加强镇村规划建设管理,
努力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为打造生态宜居村镇提供科学依据。
坚持把小城镇作为一个县城来打造,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计划用
3-4
年时间,
基本完成小城镇拆迁改造和压
煤村搬迁,使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
8
平方公里,常驻人口
6
万人以上
,
在全市
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
。
二是坚持高水平建设,加快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
按照规划,加快村镇主次干道新建改造,形成了“五纵五横”的路网格局,进一步拉开了城镇发展框架。按照群众自愿、村级实施、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同步实施了集居住、商贸、文化、教育、医疗、娱乐及社会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幸福城、韩庄及姚庄等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程,建成和在建面积达到
110
万平方米,创造出农村
城镇化的
“级索模式”。
三是坚持高标准配套,全面提升镇村建设档次和品位。
高点起步、全面配套小城镇基础设
施,实施了电力、通信、给排水、供气等“管线下地”和雨污分流工程,配套完善了城乡供水联网、燃气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
建成了科技文化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小城镇基础设施接近中等城市水平。科学布局、配套完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硬化路、洁净自来水、沼气等户户通工程实现全覆盖
,建成
省级文明生态村
2
个,市级文明生态村
44
个
。
为实现让城镇走向森林、让森林拥抱城镇,大力实施镇村绿化工程,建成高标准绿色通道
30
公里
,农田林网
18
公里
;结合煤炭塌陷地综合治理,建成了占地
1500
亩的七星湖湿地乐园,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
39%
。
四、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一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
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医、养老等问题,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
五保老人凡愿集中供养的全部实现集中供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养老保险等实现了全覆盖。
二是深入推进平安级索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村情档案管理、村级财务委托代理、矛盾纠纷定期排查调处等制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健全完善维稳新机制,营造了秩序良好、群众满意、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被评为平安山东建设先进镇。
三是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
4
所,全镇中小学全部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
大力推进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
,建成了全省一流
的乡镇
卫生院综合
病房楼
,全面完成了村级卫生室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村村建设了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健身场所;深入开展文明村镇、书香级索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四是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深入推进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重点的村民自治,
51
个村全面建立健全了村委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全面推行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确保了村情民知、村事民定、村务民管、村利民享,
被评为山东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镇。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京ICP备13010650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示范县镇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