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热点资讯
示范县镇
聚焦三农
法律法规
理论视野
视频中心
清风苑
中心介绍
网站首页
>>
示范县镇
>>
示范县
>>
查看详情
安徽省来安县
2022-10-04 12:25:09
重塑美丽来安
助力乡村振兴
一、基本情况
自
2012
年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来安县认真贯彻落实
省、市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
“全域
规划、全域整治、全域美丽、全域旅游
”的目标,着重
在统筹资源、创新机制、示范引领等方面下功夫,成功
打造一批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公共服务更加配套、生态
环境更加优美、乡风文明更加和谐的
“宜居、宜业、宜
游、村美、民富、人和
”的美丽乡村。一是点上示范出
精品。全县规划美丽集镇
11
个,美丽乡村中心村
47
个,
目前,已建成
11
个美丽集镇、
43
个省级中心村,初步形
成
“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洁净、留住乡愁”的农
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二是省市排名有位次。
2014
年以
来连续五年荣获市级考评一等奖,
2015
年度美丽乡村建
设省级考评验收名列沿江片
28
个县市区第一名,荣获
“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称号。此外,
2017
年以来,
连续
3
年全市美丽乡村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三是国字号
创建有品牌。
2017
年,汊河镇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
第二批特色小镇
”;施官镇贾龙村获评“全国少数民族特
色村寨
”。
2018
年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我县获评“全
国百佳乡村旅游目地
”。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坚持三项机制,构建高效联动工作体系。坚持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
“一把手”工程,压紧压实责任,
强化工作保障,构建上下联动、左右协调的工作体系。
一是高位推进机制。实行党政负责人
“双组长”制度,
县委书记、县长带头抓,点上全程参与、面上一线调度,
各乡镇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各相关县直单位协调联
动、密切配合,工作责任层层压实、工作链条环环紧扣。
建立健全县四大个班子领导和县直单位联系帮扶工作机
制,每个中心村确定
1
名县领导和
4
个县直单位联系包
保,形成全县共建共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严格督查调
度机制。建立由县作风效能办牵头,县委、县政府督查
室共同参与的联合督查机制,并将督查结果与乡镇年度
效能考核挂钩。实行
“一周一督查一通报,一月一考评
一调度
”,对启动慢、推进不力、慢作为、建设进度严重
滞后,不能按时完成交办任务的乡镇进行严肃问责和责
任追究。三是多元投入机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
2012
年以来财政预算累计投入
7.5
亿元。另外统筹规划实施
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建设、革命老区建设、农业三增、
农业科技、土地整理、标准化农田建设等
16
个涉农项目,
累计整合项目资金达
3.2
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工程建设。
(二)突出三个优先,筑牢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从
群众实际需求出发,从长远发展考虑,重点突出规划、
民生、生态三个优先,让美丽乡村既有
“面子”又有“里
子
”。一是规划优先、标高建设水平。坚持规划引领,按
照
“一镇一特色、一村一美景”要求,聘请中国美院景
观规划设计所、浙江工业大学设计院等专业设计单位,
高起点编制
11
个美丽集镇建设规划、
47
个省市级中心村
规划,修编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成功入选
2017
年全省
4
个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试点县之一。二是民生优先、完善
功能配套。坚持拆旧建新、依旧建新,重点实施危房改
造、道路硬化、污水处理、路灯亮化、卫生改厕、安全
饮水等
“六大工程”,同步抓好村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
屋、文化场所、健身广场和便民超市等
“五大配套”,打
造环境美、配套齐、功能全的精品村。示范村真正实现
了
“雨天不换鞋、吃水不用抬、做饭不烧柴、垃圾不用
埋
”的目标。三是生态优先、营造宜居环境。围绕“村
庄园林化、庭院花园化、道路林荫化
”目标,以绿色行
动为抓手,实施空地见缝插绿、道路扩带补绿、矿山整
治复绿,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舜山、半塔、杨郢、
张山
4
个乡镇创建为省级森林城镇,
36
个示范村创建为
省级森林村庄,示范村内所有宜绿化地段绿化率达
100%
、
森林覆盖率达
50%
以上。
(三)打造三大亮点,树立美丽乡村来安品牌。坚持
标本兼治、建管并重,着力把长板加长、短板补齐,打
造美丽乡村来安样板。一是垃圾治理全覆盖。把治脏治
污作为首要任务,构建
“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
转运、县处理
”的城乡一体化收运体系,实现了乡村环
卫保洁的常态化、专业化。目前,省内
13
家保洁公司中
标进驻
2965
个自然村庄,市场化率达
100%
,实现了环卫
保洁全覆盖目标,乡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垃
圾治理
“来安模式”被住建部作为典型模式向全国推广。
二是一村一品强支撑。实施
“一村一品”“一村一业”战
略,形成
“村村有产业、一村有一品,户户有业、人
人搞创业
”的良好局面。全县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
村
3
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总数达
8
个,居全市
第
1
位。舜山林桥村打造“皖东苗木第一村”,目前苗木
花卉已发展到
2.8
万亩,年均实现销售额超亿元,获评
全国
“一村一品”专业村。汊河相官小李庄乡村休闲度
假庄园
,
每年接待苏皖游客
15
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
达
2.3
万元,获评首批国家级“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
村,国家级
4A
级旅游景区。三是精品镇村显特色。紧抓
省市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契机,支持半塔、舜山、张山等
基础较好的乡镇率先行动,争取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特色
亮点镇。紧挖文化名村历史底蕴,加快推出黄坝党建风
情园、半塔红色大刘郢、杨郢闪闪红星等一批文化品牌,
打造成为我县对外展示的形象窗口。紧扣农村产权制度
改革、资产收益扶贫、四好农村路等领域,做好
“美丽
+
”结合文章,集中精力打造汊河金陵水乡、雷官吴韵湿
地小镇等一批旅游乡镇,精致扮靓三城万亩荷花、施官
万亩海棠等一批景观节点,促进美丽乡村永续发展、持
续美丽。
全国新农村建设网
京ICP备13010650号-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国务院国资委机关服务局1号楼
技术支持:
金硕软件
网站首页
一键拨号
示范县镇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