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义区有这样一位老人,他1965年参军,1967年入党,在部队工作21年,期间曾2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部队转业后主动回到郊区的家乡,从顺义区组织部到区水产局、再到区农委,这位爱学习、爱钻研的老兵从此与“三农”结下了不解之缘。2007年退休后,仍然不忘服务三农的初心,创办了顺义区三农研究会,为乡村振兴事业不遗余力地奔波。这位老人就是顺义区三农研究会党支部书记——张林成。
赴西藏途中吸氧坚持
2017年4月,中国农村杂志社举办“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仪式”,年逾七旬的张林成深受鼓舞,萌生了“走百村、写百篇、讲百课、做百事”的想法。经过精心设计,制定详细方案,很快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从2017年7月2日至2018年6月28日,张林成自费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对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美誉的104个村进行了实地走访。
在车站写简报
另外还走访了“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第一村”小岗村、“共产主义试验村”南街村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梁家河村4个特色村,用了133天,走访了108个村,行程8.6万多公里。
走访期间撰写了104篇《简报》和4篇新闻稿,为当地镇、村组织开展了10多次培训,向8个村党组织捐赠党员标志服、帽550套。
在走访过程中,张林成严格要求自己,制定了三条自律准则:一是坚持三个“不要”,即不要组织开介绍信、不要电话通知、不要向下打招呼;二是坚持“三不”,即不用接、不用送、不收费;三是坚持三个自理,即差旅费自理、住宿费自理、餐饮费自理。
经常有人不解地问:您为什么要走访中国美丽乡村?张林成的回答很简单:就是为传播中央的好声音,为总结各地的好经验,为推广党建的好做法,为建设美丽的好家园。
张林成走访结束后,将调研情况进行梳理,出版了《走遍中国:唱响美丽乡村主旋律》一书,编辑了《乡村振兴新路径》与《基层党建新招数》。在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兴建了乡村振兴展馆,安装展板400多块,免费对外展出。进入城乡社区,为党员群众作《走遍中国访百村巡回报告》56场,并深入参与重点村、社区的基层治理工作。
党员进行培训
讲授“走遍中国访百村”
这些年来,围绕“三农”工作,张林成撰写了《新农村建设顺口溜》《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20余本实用读物。在顺义区和外埠建立了18个“基层党建创新联络点”,将自己编写的“用积分制管理党员”等8个党建创新项目,在试点村进行推广。帮助顺义区石家营村、高丽营一村、河北村分别跨入“北京最美的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的先进行列。
“面对三农有种情,走访基层有种瘾,为民服务有种劲,取得成果有种乐”,这是张林成老人的自评,也是我们“三农”战线共产党员应守的初心。